母炳林,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母炳林大师从艺三十余年,走遍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汲取各民族工艺精华,在熟练掌握熔炼、锻打、锤揲、錾刻、镂花、鎏金、走银等银器制作技艺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无焊药熔接、扩散熔接、一体锻打、多层锻打、通体木纹金、金包银等金属工艺,32岁时便成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其标志性的"通体木纹金"技术,将银的柔美与铜的刚毅完美融合,呈现出一种精妙的鎏金木质纹理,在国内外金属工艺领域独树一帜。2022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母炳林大师所创作品题材多样,既有《白族铜照壁》《纯银鎏金九龙九狮屏风》这样气势恢宏的传统题材,也有《傲霜斗雪》木纹金茶具套装、《足银錾刻龙首吉祥执壶》等融入现代美学的实用器皿。母大师作品在“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等工艺美术行业重要赛事中屡获大奖,多件作品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多家机构永久收藏。
母炳林大师始终以传承传统技艺和民族文化为使命,积极开办和参加各类非遗文化活动,每年开展非遗技艺培训和讲座数十场,培训千余人次。截至目前,已培养徒弟240余名。同时,母炳林开办企业,积极引入先进人才和技术,以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为技术支撑,通过与艺术院校、个人美学工作室、中大型产业相关企业建立联系,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与营销手段,加快本地区民族技艺与产品融入到市场化潮流,以实际的经济效益反哺民族产业升级,助力本地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白族铜照壁》
作品宽12.8米,高6.6米,厚0.8米,耗铜26.8吨,除主骨架是钢材外,全部用紫铜打制。作品位于银都水乡国家4A级景区内,为云南银器博物馆的入口大门,造型为白族建筑传统风格,三层四坡屋顶,屋檐三级斗拱,层顶翘角飞插入云。照壁上镶着具有白族特色的l00多幅大小浮雕画,门扇上镶有108颗很有特色的门钉,照壁正面立有两颗对应的龙抱柱,气势恢宏。
《纯银鎏金九龙九狮屏风》
作品主体全部用银制成,局部表面采用镀金,整个屏风长4米,高1.5米,耗银26公斤。九龙九狮屏风上节造型为九条巨龙腾跃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下节造型为九条狮子争抢着滚动绣球,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傲霜斗雪》木纹金茶具套装
作品由茶盘、小泡壶、烧水壶、公道杯、品茶杯造型各异、功用不同的器具组成,总用银约8.5㎏。作品以木纹金、足银足金、黑檀为原料用纯手工制作而成,以熔融技术把银和铜层层叠加锻打形成的木纹金材料作为器胎,在此基础上用足银以传统的堆塑工艺通过錾刻、焊接、镶嵌等手段把梅花从壶把处延伸至壶体,以镶金工艺制作花蕊,局部饰以黑檀木,与银形成强烈而朴素的色彩反差。
《足银錾刻龙首吉祥执壶》
作品以纯银为原料用纯手工锻制而成,融合了线雕、浅浮雕、深浮雕、圆雕等多种錾刻工艺。以龙纹、吉祥八宝、四不像为主,饰以卷草纹、莲花纹、云纹、望不断等传统吉祥图案,壶把以圆雕的龙为造型,壶嘴以龙口衔柱为造型,与整个壶身浑然一体。整个作品造型饱满,比例协调,集观赏和实用为一体。
《九龙火锅》
作品直径2.2米,高2.6米。底座部份以牡丹花为底纹,周围浮雕着福、禄、寿、禧的字样,锅体、锅盖、火管以水纹为底纹,雕有九龙戏水为主体图案,两侧镶有四不象“豸”头提环。
《十八般兵器、铠甲》
《方圆之道》银茶具套装
《山河茶韵》木纹金茶具套组
《一堂和气》木纹金聚渊缸
《银鎏金佛事用品》
《紫铜鎏金佛事用品》
《纯银鎏金舍利塔》
《纯银、纯金镂空熏香炉》
《纯银九龙香炉》
《纯银鎏金酥油茶壶》
《纯银六方酒具》
《松鹤延年》挂屏
《沧海龙韵》挂屏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
钱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