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协会新闻 > 正文

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党支部党建活动

2025-08-14 11:49 管理员 次阅读 条评论


根据中社部工作安排,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主题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走心。813日,中民协党支部以“追寻历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助推八项规定为活动主题,组织全体党员前往昌平区档案馆开展党日活动。

在导览员的带领下,大家首先观看了《数字档案馆》宣传片,体验了档案文化瀑布流和VR互动设备,深度感知了档案工作的数字变革和创新发展。

    asd.jpg

    随后,大家步入《看见昌平》区情展厅,一幅幅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图片资料与实物展品,连同生动的场景复原,共同串联成一幅鲜活的历史长卷,详细记录了昌平区从往昔到今朝的历史沿革,以及在创新发展进程中所铸就的辉煌篇章。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档案文化体验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让每一位党员都沉浸其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憾。

    参观过程中,党员们聚精会神地聆听导览员的细致讲解,时而驻足凝视,时而轻声交流,现场学习气氛浓厚。活动接近尾声,党员们纷纷打卡合影留念,并相互分享了观展感悟。

北京市昌平区档案馆成立于195911月,是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曾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首都精神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新馆坐落于昌平区南邵镇双营东路66号,按市级一类标准设计,占地29.6亩,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20241231日正式启用。建筑融合昌平地域文化特色,设数字档案体验厅及"档案印记·VR镌刻"互动区,馆藏纸质档案50万卷件、照片档案15.2万张、实物档案5603件,含清乾隆十七年老地契等珍贵史料,数字资源总量达36TB20241218日起查档服务全面迁移至新馆,引入RFID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档案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通过本次参观学习活动,党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档案机构的演变历程以及昌平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在回望历史过程中,被激发出

在新时代创新发展中勇当先锋、争作表率的使命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探索创新发展之路。

同期,又参观了昌平笙博物馆,博物馆位于昌平城区,三层展厅面积共400平方米,收藏320件(套)涵盖宫廷乐器、少数民族乐器及现代乐器的展品,系统展现中国民族管乐器发展历程。该馆以传承清朝宫廷乐器制作技艺为核心,其"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老字号名录及国家文旅部首批民族工艺振兴项目。宏音斋笙文化博物馆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景馨创办的专题类博物馆,2023523日经北京市文物局验收后正式挂牌开放,成为昌平区首家"类博物馆"机构。藏品体系包含三大类宫廷乐器:清代宫廷笙管乐器复原品与相关文献。少数民族乐器:涵盖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的特色管乐器,现代创新乐器:吴氏五代传承人改良研发的改良笙、排笙等新制乐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成功复原的清代"德音斋"宫廷笙乐器系列,该系列完整保留了清朝造办处的制作工艺特征。而在2017年,宏音斋更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列入第一批民族工艺振兴项目,这无疑是对其历史地位和价值的进一步彰显。

这些传承人的故事,不仅是对宏音斋深厚底蕴的有力印证,更是对传统工艺文化的生动传承,这些传承人并渴望有朝一日能对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乐器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与定调,助力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家们,借助宏音斋精心制作的乐器,共同演绎新时代的交响乐,从而创作出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盛世和声’。

asd1.jpg


asd2.jpg

  • 0
    感动
  • 0
    路过
  • 0
    高兴
  • 0
    难过
  • 0
    搞笑
  • 0
    无聊
  • 0
    愤怒
  • 0
    同情
热度排行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Jspxcms © 201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