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协会新闻 > 正文

周新华理事长到北京宏音斋调研

2019-08-05 15:06 管理员 次阅读 条评论

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

2019年8月1日,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理事长周新华等一行4人,应邀到北京宏音斋参观调研。北京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第四代传承人吴景馨先生给大家介绍了其笙管制作的百年发展历程。在座谈交流时,吴景馨先生希望得到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的支持,希望能加入协会并在协会内设立民族乐器分支机构。周新华理事长对宏音斋入会表示欢迎,对设立民乐分支机构持积极态度。                                                                       

宏音斋(中国吴氏管乐社)以传统制作和生产中国民族管乐为主(唢呐、笙、管、笛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 、箫及少数民族管乐器等),以及销售和维修其它各类乐器。 吴氏还成功地仿制和复制出了许多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独有的乐器,如西藏布达拉宫竖笛,新疆唢呐,壮族啵咧,朝鲜族筚篥,苗族芦笙,傣族葫芦丝,河南闷子等。吴氏制作的少数民族管乐器在保持其传统的基础上经加工改进让其更加焕发异彩。

宏音斋,这个倾注着吴氏五代人近百年心血的老字号,是清朝宫廷乐器制作技艺的延续和发展。1920年,吴文明在父亲吴启瑞的扶持下,在房山良乡北大街创办了乐器制作小作坊"宏音坊",吴氏乐器制作业有了门面。1927年,为求发展,吴文明携其妻子儿女来到京城内,在宣武门东市场27号创办了"宏音斋"乐器铺。前店销售,后店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文明先生被中国广播乐团请去,成为"国家乐团的演奏员"和"乐器改革制作维修师"。吴文明之子吴仲孚,全面主持了"宏音斋"的工作。吴仲孚将"宏音斋"乐器的制作,慢慢偏向了管乐制作,走上了新的发展之路。吴仲孚先生的独到之处在于遵循传统技艺,所制作的笙、管、笛、箫、唢呐、埙等乐器件件是精品。

吴景馨是吴仲孚之女,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吴氏管乐的发展当中,改革了众多的民族管乐器,如"大低音加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 键唢呐"(现已被各大乐团使用)、"一指多音笙"(现已申请国家专利)、"音箫乐管"(已获得文化部发明奖),她与她的丈夫贝宇杰(国家一级演奏家,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共同研制成功的"高音唢呐"更是使吴氏管乐的改良部分完成了贝低音、低音、次中音、中音、高音的全部系列化。2000年,吴景馨为敦煌乐器研究所复制了笙、管、笛、箫、竖笛、勾笛、排箫等多种敦煌仿唐乐器。还成功复制了广西壮族啵咧、蒙古的毛敦潮尔等多种少数民族乐器,给这些古老的乐器赋予了第二次生命。

吴景馨先后研制成功了一批新型的管乐器产品。有捆绑式低音唢呐(解决了低音唢呐过长演奏不方便的问题)、高音加键唢呐(填补了中国没有加键高音唢呐的空白)、一指四音笙(顾名思义,按下一指可发四个音的笙)等多件新型乐器。抢救复活了广西壮族乐器啵咧,蒙古乐器毛敦潮尔、毕力、胡笳,云南乐器吐良、马布、俄比,海南黎族乐器口弓、牛角唎喽、灼吧、传统鼻箫、灼、椰呜、哔哒、唎咧、哔哒、椰喽蛙锣等多种少数民族乐器。吴景馨复活的广西壮族啵咧由冯小泉演奏走遍世界舞台,征服了世界观众,她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8年,在昌平建立了宏音斋"吴氏管乐器"典藏馆,将吴氏家族收藏的几百件凝聚几代人改革、研发的、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乐器,作为展品展览,并在馆中设立"宏音斋吴氏笙管乐器"的演奏和制作培训基地,进一步传承宏音斋笙管乐器的制作技术。2010年吴景馨在昌平创建了"黄钟乐府",内设典藏馆、传习馆、教学馆并组建了小乐团。"典藏馆" 展出宏音斋技艺成果乐器,展示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历史,展馆全日免费对公众开放,供游人参观学习,供专家学者考察;"传习馆"由吴氏传人免费向公众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小乐团演奏员手持宏音斋吴氏乐器免费演出,展示"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成果。

微信图片_20190805150107.jpg

  • 0
    感动
  • 0
    路过
  • 0
    高兴
  • 0
    难过
  • 0
    搞笑
  • 0
    无聊
  • 0
    愤怒
  • 0
    同情
热度排行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Jspxcms © 2010-2024